贵港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 易飞
有人说:认识一座城市,首先要逛逛这座城市的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从延安清凉山出发,伴随着党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成立走向全国,广西新华书店成立75年来,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科学知识、弘扬先进文化、凝聚奋进力量,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认识新华书店大概是小学三年级,一走进新华书店,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有好多的小人书和连环画,那时候就在想,要是能天天在这里,那该多好。
2011年的夏天,我告别了大学校园的青葱岁月,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走向社会。也许是机缘巧合,应聘来到广西新华书店,毕业于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我,被安排到新建的恒通物流公司仓储基地,从事图书分拣流水线、电子立体货架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看着偌大的仓库和一排排书架,想到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时刻与书为伴,心中顿时充满自豪感。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在广西新华书店,有很多这样的老前辈。作为年轻一代的新华人,我有些遗憾,因为没能亲眼见证老前辈们如何引领新华书店奋进前行,奉献着他们宝贵的青春,但同时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能亲身参与到新华书店未来的转型和发展,能够与新华书店共同成长。
2013年,恒通物流公司首次尝试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来进行市场化转型,我有幸被抽调为工作组成员参与其中。当时的情形我至今仍历历在目,由于缺乏物流市场开发的人脉和经验,我们始终没有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运作模式。
2014年,恒通物流公司重新调整经营战略,成立了市场部,再次往物流市场化转型而努力。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主动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往服务社会物流方向发展,通过持续改进仓储基础设施,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拓宽“引得进、留得住”的渠道。那一年,恒通物流公司先后与十余家企业合作,为其提供货物代收、代储、代运等服务,涉及产品除传统图书外,还包括烟酒、家电、办公用品、电子产品等,恒通物流公司的市场化转型终于迎来春天。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1919酒类物流项目,当年承接该项目时正处于全国电商“双11”购物节前夕,是各物流公司每年必经的考验,物流能力的强弱对于商家能否在“双11”期间取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成立专项工作组,加班加点研究发货技巧,加强网络设施设备升级,通过引入RF枪对货物进行定位、拣货下架等物流智慧化管理模式,为客户打赢这场促销大战保驾护航,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赞赏,积累了业内的良好口碑。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根据物流业很容易与其他行业相融合的特点,恒通物流公司先后与金龙鱼、百岁山等省级经销商合作,首次尝试物流、贸易、金融一体化的新物流模式,由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的供应链物流延伸。仅仅三年的时间,我们第三方物流营业额从无到有,一路突破两千万元大关!为实现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我有幸被组织选派到贵港市新华书店工作,贵港是我的家乡,回到小时候看书的地方,感觉和新华书店好像是有一种特别的缘分,这让我在工作中除了严格履行职责外,更多了一份情感的寄托,那便是乡愁。
2023年秋,受不利因素影响,如何把新学期课本送到广大师生手中是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在送书到校的关键时候,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在公司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支援发运前线,不畏炎热,有序分工,争分夺秒地开展拆包验收、拣货分发、货物包装、装车配送等工作,确保在秋季开学前将课本送到师生手中。没错,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政治任务,是我们新华人的一项庄严承诺,年复一年,从未爽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如今的新华书店,正在以不断提质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持续创新的文化服务方式来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要在服务文化和教育事业上创新发展,要在服务读者和社会上千方百计,要在推动企业经营规模上不懈努力,要在红色血脉的延续发展中永葆青春。很庆幸,在这千千万万共同努力的新华大家庭成员中,我是其中的一员,这,就是我和新华书店的缘分。